查看原文
其他

全程实录!粤省长+港澳特首+发改委+湾区领导小组最权威大湾区宣讲来了!

地产号 2021-02-22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直播

2019年2月21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合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今早10时30分在香港海洋公园万豪酒店大宴会厅举行。日程如下:



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林念修

广东省省长  马兴瑞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崔世安


《规划纲要》简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  郭兰峰


以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实录:


主持人:各位来宾大好,欢迎各位出席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潘俊文,现在请大家起立以热烈掌声欢迎主要嘉宾进场。


主持人:2017年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此后粤港澳三地与国家发改委及中央相关部委一直保持紧密联系,积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是做了一条短片,回顾了过去一年多以来的工作成果,请大家细心欣赏。



主持人:下面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致辞。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

我们正计划今年粤港澳三方

再次到海外携手去推广大湾区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林郑月娥:首先为什么香港要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呢?多年以来香港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开放的市场,结合“一国两制”和作为国际城市的优势,在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名列前茅,可是随着全球和周边经济体的竞争加剧,香港传统产业的优势正在缩窄,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香港所面对的挑战更是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创新,发展高增值和多元化的产业,为香港的经济注入新的动力。粤港澳大湾区这个7000万人口,经济总量达到1.5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是我国其中一个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为香港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为港人特别是年轻人提供拓展事业的新空间、新机遇,香港必须抓紧这个难得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参与大湾区发展,为自身发展更有力的条件。


第二香港应该如何参与大湾区的发展?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享有独特的双重优势,一方面我们是国家的一部分,但同时我们拥有与内地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香港是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拥有开放便利的营商环境和优质的专业服务,我们可以把这些优势和大湾区内地的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科技实力等等优势结合起来。事实上通过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有助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换句话说,香港在建设大湾区的角色需要从联系人转向更加积极的参与者,而本届政府所提倡的政府新角色也就是促成转化点,则有利于香港参与大湾区的建设,让全港市民都成为大湾区的受惠者。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既是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的重要基础,中央领导已经多次重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推动大湾区建设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内涵,有利于保持港澳的长期稳定繁荣。并不会像有些人担忧的,会导致“两制”的界限模糊,也不会导致香港的单独关税地位,更不会香港被内地同化。


接着我想讲一下未来的工作重点。香港要发展成为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我们会按照《规划纲要》的指导方向,积极跟中央有关部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的建设工作。特区政府未来重点工作包括:第一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第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第三为优势范畴开拓发展空间;第四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第五推动青年创新创业;第六充分用好香港的国际联系和国际网络,向海外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吸引资金和人才落户大湾区。以下我会重点谈谈在金融、航空、创新、青年创业等方面的工作。


在金融服务方面,香港是世界公认的顶尖国际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第3,亚洲排名第1,除了与全球各大商贸中心有便捷的联系,并拥有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制度,更有战略性地理位置。香港不但可以借着大湾区建设促进大湾区生产、高速、流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把握大湾区的庞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推动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继续与粤澳政府保持进门联系,推动金融合作具体措施,推进大湾区内金融发展。


香港是国际航空枢纽香港国际机场航点220个,2018年客运量超过7400万人次,将有助于加强国家和航点的联系,香港特区政府继续支持大湾区临近机场优势互补,将有助于加强国家与国际航点联系,香港特区政府会继续支持大湾区临近机场优势互补,并按照各自的独特性共谋发展,同时进一步扩大大湾区境内外的航空网络,积极发展多试联运,加快通用行快发展,拓展直升机服务,以及着力发挥香港作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和航空融资和租赁中心对推动整个大湾区发展的独特作用。


接着想说一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的创新和科技发展,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亲自做出批示,肯定香港拥有比较雄厚科技基础和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以及香港科技界为香港和国家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明确的表示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习近平主席亲自批示的精神,特区政府在过去一年获得中央支持配合的具体措施包括:1、实现中央科研基金跨境拨付到香港;2、与国家科技技术部门签署合作安排,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科研合作;3、确立中国科学院将在香港设立机构,研究院所在香港科学院的两个科技创新平台。4、在香港成立大湾区院士联盟,促进大湾区内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之间的交流合作,凝聚区内的国家级科学家,为大湾区科学发展提供意见。

香港已经准备好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工作中担当重要角色,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在这方面具体工作包括:1、全力发展科技园,2、联系国内外顶尖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极力。3、积极推进在香港科学园建设上,医疗科技、人工智能两个创新平台,4、博士专才库和科技专才培育计划等措施培育本地的创科人才,5、增加大学科研经费,及为企业研发开支提供税务优惠,6、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建立香港人才库。7、创立创科创投基金,投资本地创科初创企业。8、开放政府数据和推出一套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等等。 香港增强创科能力措施,将会在规划纲要提出配套,肯定会加强我们在大湾区内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接着说一下推动青年创新创业。香港特区政府鼓励香港青年参与大湾区的发展,并且着力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大湾区成为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创新创业平台,香港特区政府将通过资助和机构政府合作,在大湾区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创业补助、资源、辅导、引路和孵化服务,并会与广东省政府合作,成立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建立一站式的资讯、宣传和交流的平台,支持香港青年创业者在大湾区发展。


各位嘉宾,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11月12日在北京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候的讲话中表示,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的,国际上并没有先例,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香港要注意练好内功,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事实胜于雄辩,在中央的支持下,三地的政府在过去一年多以来为落实大湾区发展推出了多项措施,并没有丝毫抵触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特区政府将继续全面贯彻一国两制的方针,通过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积极为香港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讲到政府的功能,我留意到马兴瑞广东省省长在广东省人大会议上表示省政府会不遗余力,接近所能推动大湾区的发展,这些也需要企业、市民的参与,《规划纲要》的公布会进一步了解大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政策的大方向,从而考虑如何通过大湾区的机遇,突破它的发展空间,为加深粤港澳社会对大湾区建设理解,香港特区政府会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使企业和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和把握大湾区建设为他们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也十分重视海外的推广工作,去年6月我率领香港代表团和广东省、和澳门特区政府到法国巴黎进行联合推广活动,效果理想,我们正计划今年粤港澳三方再次到海外携手去推广大湾区。各位嘉宾今天在百忙中抽空出席宣讲会给我们很大的信心,我鼓励大家到香港特区政府的专题网站以及我们新设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了解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让我们一起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开创更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林郑月娥行政长官。现在有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林念修先生致辞,有请林念修副主任。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林念修: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紧紧把握四个原则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林念修:尊敬的董建华副主席,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尊敬的崔世安行政长官,尊敬的马兴瑞省长、王志明主任,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与粤港澳三地各界朋友共聚一堂,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战略进行交流。首先我代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次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粤港澳三地各界朋友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香港亲自见证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正式开启了大湾区建设的新征程、新篇章。一年多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对大湾区建设做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大湾区建设领航掌舵,把脉定向,为我们推进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纵观国内外发展大势,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文化同源、人员相亲,民族相近,优势互补,同处于一个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责无旁贷要担当起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成为重要的载体和平台,推动大湾区建设将促进香港、澳门更好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增强一国两制的生命力。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各具独特开放的优势。推进大湾区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港澳与内地的双向开放,促进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利于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对标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为我国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大变革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引领高质量发展,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完全有基础、有条件通过改革创新让大湾区体制活力、市场动力更加迸发出来,源源不断的创造新优势、新动能,持续增强经济创新能力,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这也是建设好大湾区的内在要求。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利于破解粤港澳三地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每个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当前粤港澳三地自身发展和融合发展同样面临不少挑战和文化,实施大湾区战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方案,让粤港澳三地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来解决长期发展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粤港澳三地发展提供新的重大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涉及“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无论是国际国内都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探索性的事业,头绪多、任务重、难度大,要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紧紧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始终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方针。一国两制是保证港澳长期稳定的最佳安排,我们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第二,始终坚持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维护港澳法治的根本要求,我们要遵从法治,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紧绷依法行政这根弦,大湾区建设各项政策出台实施,都要确保依法依规,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第三,始终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经济发达,这是大湾区建设非常有力条件,在大湾区建设中思想要再解放,行政干预要再减少,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和汇聚全球优质资源,同时应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为市场作用充分发挥创造和提供有力条件,也要更及时、更有效的弥补市场失灵。


第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推进大湾区建设要充分考虑广大民众的关切和诉求,从湾区民众最关切的事情出发,落实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要让湾区民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大湾区建设的成果,不断增强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站立新起点,整装再出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建设大湾区贵在行动,重在落实。我们要强化责任、勇于担当,肩负使命,迈开步,砥砺前行,开好局。用定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进大湾区建设我们将义不容辞、履职尽责,不折不扣的抓好各项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围绕大湾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研究,推动实施若干关系民生的重大政策举措,形成以规划纲要为总体蓝本,以若干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为支撑保障的规划政策体系。

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沟通协调,与粤港澳三地和有关部门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充分听取港澳方面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领域、跨部门的重大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对中央交办、领导小组有明确要求的工作任务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表,切实做到有目标、可操作,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大湾区建设大门永远是敞开的,我们会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吸纳和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也欢迎社会各界随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来。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前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各类风险和不确定性交织,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成就可期。推进大湾区建设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奋起当先,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共举大势,推动大湾区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共同开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美好未来。


最后,祝本次宣讲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林念修副主任。现在有请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先生致辞,有请马兴瑞省长。


广东省长马兴瑞:

广东近期将出台

《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

及《三年行动计划》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马兴瑞:尊敬的董建华副主席,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崔世安行政长官,王志明主任,尊敬的林念修副主任,谢峰特派员,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已于2月18日正式公布了《粤港澳发展规划纲要》,这标志着大湾区建设从开局起步转向全面铺开,纵深推进阶段,粤港澳三地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能够在香港在这里联合举办宣讲会,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论述的精神,进一步凝聚广泛共识,营造共同参与浓厚的氛围,以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将《规划纲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


马兴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战略,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大湾区建设,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等重要的场合中都对推进大湾区建设做出重要的指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书记关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推动大湾区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导和根本行动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欣喜的看到,自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署《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来,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粤港澳大湾区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批标志性项目,一批合作发展平台,一批创新政策正在扎实推进,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有利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新近流等便捷、有序的流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去年总书记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广深港高铁顺利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港澳与内地的时空距离。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民生领域合作不断的加强,教育、医疗、就业创业、生态环保等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凝聚更多的共识,完全符合三地发展的实际,为我们全面推进大湾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中央既定的顶层设计,是指导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做了全面规划,明确要求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描绘了大湾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内涵,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规划纲要》的推进实施,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将在不懈奋斗中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三地共同的重大机遇,广东将抓住这个重大机遇,继续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把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总牵引,主动与港澳共同做好谋划落实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的格局,深度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举全省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全面提升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引领带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在参与和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由李希书记担任组长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近期将出台我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让《规划纲要》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共同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蓝图变成广东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定位,认真学习借鉴国际一流湾区的建设经验,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大湾区建设。


聚焦规则衔接,着眼于“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的特殊性和共同利益,深入推进大湾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加强三地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便捷、有序的流动。


聚焦创新驱动,携手促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切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对接,共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聚焦互联互通,完善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的运营管理和机制安排,积极完善以广深港、广珠澳和跨珠江口通道为主轴的内部快速交通网络,共同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通达。


聚焦产业发展,发挥粤港澳三地的综合优势,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携手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聚焦对外开放,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大湾区企业联手走出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发挥自贸实验区先行先试作用,共建一批重大合作发展平台,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聚焦民生扶持,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广东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配套政策,推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为港澳同胞在内地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强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和生态建设,携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前景美好,需要各方共享盛举,诚挚的欢迎港澳和国内外各界人士,到广东考察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共享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共创粤港澳三地合作发展美好的明天。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界的积极支持参与下,粤港澳三地齐心协力,深耕细作,携手前行,一定能够把大湾区建设成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共同谱写“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


主持人:谢谢马兴瑞省长。下面有请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先生致词,有请崔世安行政长官。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

澳门将进一步发挥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优势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崔世安:尊敬的董建华副主席、林郑月娥行政长官、马兴瑞省长、王志明主任、林念修副主任,各位尊敬的嘉宾和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对粤港澳发展的亲切关怀和重视,今天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举办这个《纲要》的宣讲会,围绕着前几天所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分析研究规划的内涵,协商推动落实的内容,共同打造国际级的大湾区,一起出谋献策,这在新时期、新形势之下,是我们维持“一国两制”方针,创新合作的机制,加强合作的重要安排,也是中央支持港澳的发展,构建新型合作关系的重要工程。


《纲要》的出台对建设大湾区明确了方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优势,对于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地位、功能,为港澳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澳门特区正在积极部署,加快对接和布局,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发扬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的情怀,全力参与大湾区的建设。


《纲要》提出了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也制定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基础建设互联互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产业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宜住、宜业、宜游的生活圈。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我们是深刻的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这让广大澳门同胞深受鼓舞。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必定能够把握机遇,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在参与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澳门特别行政区将坚持提升自身能力和建设区域合作的两条腿走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根据粤港澳的有关部署,澳门将进一步发挥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优势,推动新兴产业做精做强,加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布局,我们将不断充实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功能,重点打造服务湾区、辐射泛珠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深化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中心的服务平台的功能,打造中葡经贸合作会展中心,中葡中小企业商贸服务中心、葡语国家商品集散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人才培训基地,分工和角色各不同,澳门要利用自身优势,采取合作的策略,善用政策红利和创新动力,大湾区各个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福地,为澳门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澳门特别行政区将继续坚持务实、进取的态度,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促进湾区的共同发展,为更好统筹澳门参与大湾区的建设,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委员会,并主动把澳门五年发展规划、年度市政工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更有针对性参与湾区的发展建设。大湾区涉及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需要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跟广东省政府的有关部门率先推出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后,成功在港珠澳大桥采取了放行通关模式,逐步放宽澳门单排车进入横行的措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围绕大湾区新的各项惠民政策,跟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起努力,积极务实创新,勇于发挥政策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在参与大湾区建设中,澳门特别行政区将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建设发挥澳门的国际化优势,提高国际知名度跟竞争力的重要平台。我们很高兴得到中央的批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跟国家发改委签署了《关于支持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将大湾区建设跟一带一路建设有机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背靠泛珠三角,区域的广阔腹地,同时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外服务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对内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在当前的历史机遇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发挥澳门所长,加强内地跟“一带一路”沿线的葡语国家合作,促进各项要素的流通,使“一带一路”战略覆盖面更广,进入更多市场,通过优化区域发展的格局,共同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


在参与大湾区建设里面,澳门特别行政区将加大力度扶持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落实好《规划纲要》,要加大澳门参与创新科技的力度。澳门特区政府设立创新科技及智慧城市发展专责小组,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通过集聚国际创新的资源,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努力把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我们一直认真落实习主席关于澳门高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扩大对创新工作的投入,鼓励澳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力度,同时我们注重跟大湾区城市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加快驱动发展,着力为大湾区的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机遇,还有条件。


我们尤其关心年轻的一代,鼓励他们把握大湾区的发展机遇,鼓励他们到大湾区求学、就业、创新、创业,走出去、迎进来的合作,实现新的发展和进步。在去年10月,在澳门成功举办大湾区青年论坛,澳门将继续为大湾区青年搭建这个凝聚智慧、交流分享、共同发展的平台,同时我们也会努力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深入中西文化在澳门400余年的历史,着力建设文化大湾区。新时代有新作为,在新一年以习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跟大湾区的建设,按国家的需要,澳门的所长,发挥一中心、一平台的优势,服务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跟广大澳门同胞积极努力为迎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谢谢。


谢谢崔世安行政长官。现在有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郭兰峰先生简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请郭兰峰司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郭兰峰:

粤港澳大湾区每一个城市定位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

图片来源:凤凰卫视


郭兰峰:尊敬的董建华副主席,尊敬的林郑月娥行政长官,尊敬的崔世安行政长官,尊敬的马兴瑞省长,尊敬的王志明主任,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香港,也很高兴参加《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宣讲会,与各位新老朋友共同就如何理解《规划纲要》,如何落实好《规划纲要》进行交流座谈。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8号粤港澳三地翘首已盼的规划纲要正式引起,引起万众瞩目、好评如潮,可以说广东、香港、澳门这三个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再一次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迎接新的重大机遇。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论述,结合编制规划纲要过程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结合一年多来的工作实践,谈一谈我对《规划纲要》战略意图、总体考虑和重点应用的一些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郭兰峰: 第一,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意图。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提出了“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的战略,可以说每一个重大战略都有其深刻背景和战略意图。为什么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湾区建设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在谋划战略、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抓好落实时必须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我理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标是丰富“一带一路”实践,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港澳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促进内地改革开放,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平台,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回望来路,砥砺前行,香港、澳门回归以来我们通过出台实施包括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加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不断的丰富内地与港澳合作的内容,发挥了港澳同胞投资兴业的龙头作用,市场经济的示范作用,体制改革的助推作用,双向开放的桥梁作用,城市管理的借鉴作用,促进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收获了港澳同胞为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


郭兰峰:以香港为例,2018年香港对内地的投资达到899.2亿美元,占内地吸引外资总投资的2/3,香港居民来内地5000多万人次,每人平均6次多,内地对香港的投资700亿美元,占香港吸引投资总额的58.1%。内地对港出口3020.7美元,占内地出口总额12.2%,内地赴港新上市企业51家,比上年增长了50%,融资1624亿港元,增长了31%。内地许多工业产品的全球第一均离不开港澳的大力支持,内地很多企业也是通过香港逐步熟悉和适应国际市场,历史已经充分的证明“一国两制”是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也是香港、澳门与祖国共命运、同发展的最佳方案。


郭兰峰: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改革开放和“一国两制”事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内地的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内地的经济发展是最大的福地。新时代港澳具有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发挥港澳作用?需要搭建一个平台,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个湾区里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和广东9个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7000万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体制机制最显活力,改革开放最具代表的地区,2018年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排名第11位的韩国。香港、澳门是成熟发达的市场经济体,是自由贸易港在经济运行、社会管理、规则标准、政府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更加接轨,就香港来说营商环境世界一流,在全球精英指数排名第3,已连续25年被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这个湾区内的广东省是内地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2018年GDP总量达到9.7万亿元,湾区的9个试点GDP占全省83%,其中深圳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第5,位居全国创新力最强城市榜首,广州的GDP在内地省会城市排名第一,三者同处一个湾区,经济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更加紧密合作,必将产生协同效益、融合效益。


郭兰峰:这个湾区内城市文化同源、民俗相近,在商贸投资、科技教育、青年发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务实合作格局。同时湾区的建设顺应民心,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前所未有,从《规划纲要》公布后的一天的舆情监测来看,粤港澳民众反映热烈,充满期待,正面情绪占比高达98.67%,已经形成了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共享成就的浓厚氛围。

《规划纲要》把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并放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予以统筹考虑,通过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力,全面推动广东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建立国际一流湾区,能够把港澳发展与国家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港澳能够从国家强劲的发展中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特别是为港澳青年人发展拓展新空间,提供新机遇。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已责无旁贷的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


郭兰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进行国际比较,这是中华文化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有很多相似指出,甚至在经济基础、发展空间、要素集聚、制度安排等一些方面并不输于他们,具备建设国际一流的诸多有利条件,是有基础、有能力顺应全球发展潮流,承担打造我国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使命。


郭兰峰:当然,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要素流动、体机制衔接等方面跟国际一流湾区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是动力,优势就是信心。我们在《规划纲要》中提出的2020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既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名誉黄花,没有价值,随意选定的,而是对标对表国际一流湾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制定蹦一蹦摘得着的可行目标。好条件不等于真发展,好机遇不等于真成功,推进大湾区的建设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


郭兰峰: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发表重要讲话,并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香港、澳门、广东三地政府共同签署的协议,也就是《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从那时起,我们便组织专门力量开展重大研究,启动《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为了使《规划纲要》推进实际,我们通过门户网站开展了编制《规划纲要》建言献策活动等广泛形式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注重吸纳港澳方面的意见建议。为了使《规划纲要》成为推动重大问题解决路径,我们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为了使《规划纲要》充分反映三地政府的诉求,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反复征求特区政府、广东省政府的意见。为了使《规划纲要》更好与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举措相衔接,我们多次召开部门座谈会和协调会,可以说《规划纲要》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集聚各方面的。


郭兰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总体考虑,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规划纲要》的编制过程,我们始终抓最主要的目标,遵循湾区发展规律,贴近粤港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了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是突出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国际一流湾区不同的就是一国两制,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更是编制规划必须坚持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一国基础之上,两制的关系也应该完全做到和谐相处、相互促进。在编制《规划纲要》时,在研究政策和推进工作中,我们都力求准确理解一国两制,深刻理解总书记重要讲话,把一国两制方针落实到规划中,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比如大家现在看到的规划纲要当中,在前沿、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中都有一国两制的表述。《规划纲要》当中涉及到广州9市的内容,与香港和澳门相关联的多写,否则不写和少写。

二是突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尽管香港和澳门与内地的发展阶段不同,但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一个普世的理念,否则发展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规划纲要》全篇都体现了高质量的发展,大家看到的原则中共有6条,其中前5条就是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共享发展,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在湾区发展中的具体表述。

三是突出科学把握各城市功能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城市发展阶段不一样,特色优势也不一样,我们在推进大湾区建设中不是要看到哪个城市一枝独秀,而是希望百花齐放,各尽其优,各显所能。这就需要在编制规划时合理确定各城市的功能定位,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城市群。比如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世界型金融、航运、贸易等中心,这些固有的优势要巩固提升,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的枢纽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同时创新科技、国际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等这些行业也都是香港正在发育壮大的产业,都需要借助内地这一广阔市场锻炼成长,特别是香港是内地走向国际的超级联系人,发挥好这一作用,将协助和推动大湾区城市走出去,助力大湾区进一步改革开放,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而澳门则不同,优势在于旅游休闲,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纽带作用,重点是要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因此支持澳门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一个基地,和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推进传统医药中心和澳粤合作中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提升澳门的旅游、经贸、人文、科技等服务水平。


郭兰峰:广东等9市的定位,《规划纲要》中也都有描述,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城市的定位,每一个定位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内涵,都可以做一篇大的文章,也都需要湾区的各界合力去实现。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一个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基础性文件。接下来任务就是要把《规划纲要》的蓝图细化为施工图,加快建城市景图。《规划纲要》中有7章专门描述重大任务,时间关系择其重点数字。


一是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首要。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之中,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都是世界各国着力推进的重大技术,未来的发展能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在科技创新,这是大势,是潮流,自然大湾区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科创这个首要任务。《规划纲要》也提出了到2035年大湾区要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提出来要抓紧因地制宜推进科技、产业、体制、区域、开放等创新工作,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研发体系,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大湾区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创新的主要平台,要突出其国际性和协同性。例如深港国际创新合作区,是香港与内地达成的实体性合作协议,要充分发挥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独特作用。通过协同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利用“一国两制”、空间连通、地域特定、风险可控的综合优势,加强双方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规则制度互学互鉴,要聚焦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出台系统性的创新支持政策,加快跨境科技合作制度规则引入的压力测试,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更好的承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建设,实现科技人才便捷流动、科研合作更加紧密。


郭兰峰:二是始终聚焦改善民生福祉这个出发点、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韩正副总理也指出,大湾区建设的成果要让老百姓特别是港澳居民看得见、摸得着。《规划纲要》专门列出两章,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就是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实际推进过程当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了解广大群众的关切诉求,建立港澳关切事项台账,不断完善政策包,滚动出台实施一批有影响力、有含金量的便利化政策措施,为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年一代在内地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事实上,前一段时间粤港澳三地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积极推动研究出台一系列便利化政策措施,比如国家宣布发放港澳居民寄居证,让港澳居民能够在寄居地享受到与内地居民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和便利,截止目前香港居民申请寄居证约9万多人,澳门寄居证申请也有2万多人,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加。未来还要对只有通行证在内的走读学生,实行与内地学生双通的交通、旅游门票等政策。在珠三角九市的工作生活,并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同等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权利,探索推进在广东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民生方面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粤港澳三地居民期待良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是要绿色为底色,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的理念贯彻于建设全过程,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解决好黑臭水体的治理等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整治好珠江东西两岸的污染,实现多污染协同减排,共同共建生态防护屏障,使大湾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三是推进要素高效流通这个关键。要素便捷流通及时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大湾区基础条件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反映最迫切问题。大湾区建设要以基础设施硬连通和体制机制的远连通,推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心相通,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去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港珠澳大桥开通,珠澳口岸实行合作检验、一次放行的新型产业模式,珠江东西两岸的关系更加紧密。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香港九龙站实行一地两检通关模式,香港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可便利通达44个车站,下一步要抓紧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的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完善大湾区铁路骨干网络,可以说这些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运营,助力了人员、货物等要素的便捷流通,推动三地经济相连、民心相通,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综合考虑大湾区建设的需要和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在人员、货物、信息、资金等领域加强体制机制远对接。比如促进人员货物往来便利化方面,将加强内地与港澳口岸部门协作,拓展和完善口岸功能,依法推动在粤港澳口岸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研究制定港澳与内地车辆通行政策和配套的管理措施,促进交通物流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我们将与粤港澳三地有关部门、社会各界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抓好《规划》的落实,加快追梦国际一流湾区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随时欢迎广大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把这件大事办实、办好、办出水平。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郭兰峰司长。各位,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已经圆满结束,谢谢各位莅临。


本场直播到此结束,感谢收看!


延伸阅读


极简版! 粤港澳大湾区12大核心要点


粤港澳大湾区范围:覆盖约7000万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一、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

二、战略定位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

四、空间布局

1、极点带动,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港深、澳珠合作,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

轴带支撑,加快建设深(圳)中(山)通道、深(圳)茂(名)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

2、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

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

广州: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深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3、建设重要节点城市

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4、发展特色城镇

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城镇;建设智慧小镇;不断拓展特大镇功能。

5、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宜居城乡;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城中村、合并小型村。

五、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

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六、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支持依托深圳国家基因库发起设立“一带一路”生命科技促进联盟

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

支持粤港澳有关机构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实施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和粤港联合创新资助计划,支持设立粤港澳产学研创新联盟

2、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有序开展国家高新区扩容

支持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横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支持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纺织及成衣、资讯及通信技术、汽车零部件、纳米及先进材料等五大研发中心以及香港科学园、香港数码港建设

支持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发展平台建设

推进香港、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建设

3、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

在珠三角九市建设一批面向港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建设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平台

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

支持香港成为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建立大湾区知识产权信息交换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1、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

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澳门机场改扩建,实施广州、深圳等机场改扩建,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

畅通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推进赣州至深圳、广州至汕尾、深圳至茂名、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研究广州至清远铁路进一步延伸的可行性

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有序规划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推进大湾区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推广“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

加快发展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和“一单制”联运服务

2、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

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大湾区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

推动降低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并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

3、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

推进广州、珠海等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

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支持香港在优势领域探索“再工业化”

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

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发展壮大为新支柱产业

在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蛋白类等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围绕信息消费、新型健康技术、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服务业、高性能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及其关键环节,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

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

支持香港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

支持广州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

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

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支持香港开发更多离岸人民币、大宗商品及其他风险管理工具

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支持大湾区企业使用香港的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

4、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探索在境内外发行企业海洋开发债券

发展海上保险、再保险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

九、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1、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

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并提供寄宿服务

研究开放港澳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

开展外籍创新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试点

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管理

2、共建人文湾区

加强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音乐产业发展

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

推进马匹运动及相关产业发展,加强香港与内地在马匹、饲草饲料、兽药、生物制品等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等方面的合作

3、构筑休闲湾区

优化珠三角地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便利外国人在大湾区旅游观光

有序推动香港、广州、深圳国际邮轮港建设,探索研究简化邮轮、游艇及旅客出入境手续

研究探索内地邮轮旅客以过境方式赴港参与全部邮轮航程

探索以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整岛开发方式

4、拓展就业创业空间

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

5、塑造健康湾区

鼓励港澳医务人员到珠三角九市开展学术交流和私人执业医务人员短期执业

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

6、促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合作

探索澳门社会保险在大湾区内跨境使用,提高香港长者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

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

十、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1、推动对港澳在金融、教育、法律及争议解决、航运、物流、铁路运输、电信、中医药、建筑及相关工程等领域实施特别开放措施,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

2、支持广州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中心

3、依法推动在粤港澳口岸实施更便利的通关模式

4、完善粤港、粤澳两地牌机动车管理政策措施,允许两地牌机动车通过多个口岸出入境

十一、携手扩大对外开放

1、支持香港成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和商业争议的服务中心

2、支持澳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加入亚投行,支持丝路基金及相关金融机构在香港、澳门设立分支机构

3、鼓励粤港澳三地企业合作开展绿地投资、实施跨国兼并收购和共建产业园区

4、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资本运作中心及企业财资中心,开展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

十二、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1、优化提升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功能

研究进一步扩展前海发展空间,并在新增范围内实施前海有关支持政策

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拓展离岸账户(OSA)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A),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

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

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发展离岸贸易,打造货权交割地

2、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在广州南沙规划建设粤港产业深度合作园,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

探索建设国际航运保险等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平台

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3、推进珠海横琴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

探索符合条件的港澳和外籍医务人员直接在横琴执业

研究将外国人签证居留证件签发权限下放至横琴

相关文章:

最新!2019粤港澳大湾区买房地图来了!(附9城房贷利率表)

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将彻底引爆!深圳要做核心引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前海设立口岸

官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